搜贴子 搜作者(贴子) 搜作者(回复)
南京家教网首页 | 
社区首页 > 家长论坛 > 浏览
楼主
孩子成绩差,给家长的建议
教育是理性的爱,当为人父母者把情绪发泄与教育混为一谈,打着爱孩子的旗号,对孩子任意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只会不断伤害孩子的自信和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中,孩子又怎么能有学习动力呢?
建议:
1、放下父母的面子和攀比心态,真心去欣赏你的孩子。没有人是没有闪光点的,当你发现不了孩子在学习上的闪光点时,说明你对孩子的期望过高,遮住了你发现孩子优点的视线。那么放下你的期望值,从孩子现阶段的程度上去挖掘孩子的优点。

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在转变差生时,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初中学生语文考试只考了8分,魏先生问他:你平时完成作业了吗?学生不好意思的说:“没有”。魏先生又问:你上课注意听讲了吗?学生答道:“没有”。魏先生对学生说:上课没听讲,也不完成作业,你还能考8分,说明你很聪明。魏先生看着卷子说,假如你把字词都弄熟了,能考多少分?学生看了看卷子说,能考16分。魏先生对学生说,把书上的字词都弄会难吗?学生想了想说,不难!。魏先生于是对这个学生说,那么从今天开始,你只弄字词好不好?......魏先生能欣赏一个只考8分的学生,并把剩下的92 分的内容分解成几个部分,把难变易,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把被动的为老师学变成了主动为自己而,在这种心态下,学习就不再是困难的事情了。

2、学习鼓励和赞扬的正确方法。如果父母把表扬当成让孩子服从自己意愿的手段,这样的表扬对孩子没有任何意义。当孩子做正确一件事时,父母要由衷的去欣赏他、称赞他(切忌:不要在表扬后面接上批评),给予孩子一点点自我欣赏的机会,经常这样做才能培养出孩子的自信。
当孩子做错事时也不要急于批评,要与孩子一起分析做事的动机与事情后果关系,没有人天生就想做坏事情,孩子的动机往往是好的,只是因为经验不足及预知后果的能力较差,而把事情搞砸,在与孩子的分析中,要称赞孩子的动机,并让孩子了解虽然有好的动机,但如果方法不当,结果往往会背道而驰。这样的指导比指责批评要累心,但其效果比简单的批评更有效,而且孩子还能在父母的指导中学会预知后果的能力及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

3、教孩子学会正确的用功方法。小孩子处理问题常会采用形式来解决本质问题,比如成绩上不去,父母和老师都说自己不努力,但怎样才叫努力并不清楚,于是就做出努力的样子--每天泡在书桌前,但因为内心学不进去,看似很努力却只是形式上的努力,坐在桌前仍是学不进去。这就是小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同时他还觉得很苦恼,自己已经很努力的找办法解决问题了,但收效并不明显。因此他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了。
做为父母,对此要避免简单的斥责,而是要与孩子进行沟通,让孩子谈谈为什么他很努力学习成绩还是提不上去。孩子通常都会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时父母就可以提建议,比如,在这一小时里你背了多少单词或做了几道题?怎样做才能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等,让孩子自己找方法,指导孩子学会利用时间,比斥责孩子浪费时间更有益。再加上对孩子自己想出来提高效率的方法予以称赞、孩子只要提高了一点效率就予以欣赏,孩子学习兴趣就会逐渐提升上来。

做为父母其实没必要为孩子补课,父母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用欣赏和鼓励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又有良好的习惯和方法,再笨的孩子也能成为优秀的学生。

有的父母不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只注重分数,当分数不能满足父母的面子时,用补课来代替学习的自觉性,孰不知补课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反而养成了孩子在学习上的依赖性。再加上父母把自己教育中的失误推到孩子头上,并为此不断斥责孩子,又打击了孩子的自信,使你们对孩子的教育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成绩不良--补课加斥责--失去自信、厌恶学习--学习成绩不良。

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要从源头做起,用欣赏和鼓励培养自信,鼓励孩子把战胜学习中的困难做为培养毅力的契机,指导孩子一件事一件事的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要孩子有了主动学习的欲望,成绩能不提高吗?
当孩子喜欢网上聊天时,这是父母与孩子沟通不良的信号。没有孩子愿意辜负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但是如果自己无论怎样做也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值时,孩子的内心是很痛苦的,自己找不到办法,而父母只会责骂并不能帮助自己找到适合自己走出困境的突破口,父母的不理解加重心里上的压力,只能在与同龄人的聊天中得以释放,尤其是遭遇相同的同龄人才不会瞧不起自己,只有这时他才能活得有尊严,因此他又怎能不迷恋网络?

当孩子出现了问题时,父母不要简单的认为孩子在偷懒、孩子缺乏上进心,要知道孩子出现了问题一定是我们成年人的教育方法上出现了失误。只有自我反思、寻找教育上的漏洞及时调整。当父母能这样想时,就会少了怒气,对孩子多了更多的同情和理解,这时的教育才会更多一些耐心和细致,父母的心态成熟了,才能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杨老师(269116)08-05-22 14:10回复此贴
1楼
真细心,,厉害
作者:谢老师(141633)08-05-22 20:58回复此贴
2楼
有道理!
作者:sunsq200808-05-23 21:39回复此贴
共有回复2篇 1
回复内容:
百分·南京家教网 ©2003-2015